BetWay体育

校级教代会及工代会 网站首页 > 民主管理 > 校级教代会及工代会 > 正文

我们召开五届七次教职工暨工会会员代表大会

时间:2010-12-27 10:27:59 来源: 作者:BetWay体育 阅读:

    12月26日,我们在艺术楼报告厅召开五届七次教职工暨工会会员代表大会。大会听取审议了院长钱远晏代表校行政所作的工作报告和校务公开工作报告,讨论通过了《信阳师范学院中长期改革与发展规划(2010—2020年)》和《信阳师范学院教职工福利费管理及使用暂行办法(讨论稿)》,并对学校党政职能部门和教辅、服务单位处级干部进行了民主评议。校党委书记孙宏典代表校党委作了重要讲话。

   

党委书记孙宏典代表校党委讲话

   

院长钱远晏代表校行政作工作报告

主席团认真听取各代表团有关讨论情况汇报

    上午8时30分,大会开幕。校党委书记孙宏典,院长钱远晏,党委副书记张向朴、高建社,副院长弓民、李俊、李义凡、张力,工会主席余作斌,党委委员、党办主任王锐强,院长助理舒刚、王文臣等主席团成员在主席台就座。105名正式代表及28名列席代表参加了会议。开幕式由余作斌主持。
    院长钱远晏代表校行政向大会作了题为《牢牢把握“科学发展”主题,强化内涵建设,提高办学水平和效益》的工作报告,总结回顾了五届六次“双代会”以来学校的各项工作,并着重对于2011年的工作作出部署。钱远晏指出,2011年是“十二五”规划的开局年,也是我们新的改革与发展规划全面实施的开局年,历史为我们提供了新的发展机遇和空间。我们要在总结以往办学经验的基础上,进一步解放思想,更新观念,明确发展目标,创新发展思路,破解发展难题,加快发展步伐。2011年行政工作的指导思想是: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继续围绕“两提两增”,认真实施学校中长期改革与发展规划,进一步强化内涵建设,不断提高核心竞争力,推动学校科学发展,以优异成绩迎接建党90周年。钱远晏强调,我们要着力做好以下工作:一是积极建设“学习型”组织和单位;二是强化内涵建设,不断提高学校核心竞争力;三是坚持改革创新,不断提升管理水平和服务质量。他最后希望与会人员群策群力,把学校的办学成就和经验总结好、提炼好,把新一年的工作谋划好、部署好,圆满完成本次大会的各项议程。
    党委副书记高建社向大会作了关于编制《信阳师范学院中长期改革与发展规划(2010—2020年)》情况的说明。大会以书面形式向各位代表提交了《信阳师范学院2010 年校务公开报告》和《信阳师范学院教职工福利费管理及使用暂行办法(讨论稿)》。
    下午,与会代表分团讨论了有关报告。党委副书记高建社在美术学院会议室主持召开主席团会议,认真听取了各代表团有关讨论情况的汇报。17时,大会举行闭幕式。闭幕式由党委副书记张向朴主持。
    闭幕式上,党委组织部部长郜火星对本次“双代会”民主评议职能部门处级干部实施意见作出说明。与会代表对各职能部门处级干部进行了民主评议。
    校党委书记孙宏典代表校党委讲话,向大会取得圆满成功表示祝贺,向与会代表表示感谢。他说,代表们以主人翁的姿态和对学校高度负责的精神,对有关报告进行了深入讨论,并从学校长远发展的大局出发,对学校今后的改革发展提出了许多很好的意见和建议。有关部门要认真整理代表们的意见和建议,区别情况分类解决和落实。孙宏典指出,这次会议开得紧凑、高效、务实、民主,对于统一全校教职工的思想认识,进一步推进学校改革发展必将起到积极的作用。孙宏典指出,会议审议并原则通过的《信阳师范学院中长期改革与发展规划(2010—2020年)》,是我们今后一个时期发展的总纲。围绕我们2010—2020年改革与发展规划,他着重强调了三点:一是认真总结我们“十一五”期间改革发展的成绩和经验,充分认识未来十年我们改革发展面临的形势和机遇,努力实现把学校建设成为在省内高校位居前列、有更大社会影响的教师教育特色鲜明、多学科协调发展的教学研究型师范大学的战略目标。二是在稳定现有规模的基础上,以加强内涵建设为重点,着力充实薄弱环节、提升能力水平、改善工作和生活条件、健全体制机制,不断提高学校的综合实力与核心竞争力。三是努力开拓视野、提升境界,改革创新、激发活力,注重运作、务求实效,同心同德,真抓实干,保证2010—2020年改革与发展规划全面落实。孙宏典最后指出,未来十年是我国和我省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推进中原经济区建设、实现高等教育现代化的关键时期,也是我们强化内涵建设、提升综合实力与核心竞争力的重要战略机遇期。他希望全体教职员工不负重托,不辱使命,同心同德,扎实工作,全面实现学校2010—2020年改革与发展规划的各项目标任务,促进学校更好更快发展。
    张向朴在总结讲话中要求与会代表,认真传达和积极贯彻落实会议精神,统一思想,凝聚力量,更好地投入到各项工作中去,为学校改革发展作出新的更大的贡献。(新闻中心供稿)

【打印本页】【关闭窗口】